沙特阿拉伯曾多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周,包括在1994年在彻底看衰的情况下,在小组赛赢比利时、赢摩洛哥、仅负荷兰,居然以第一名出线,在16强败于当届季军瑞典﹔沙特球员奥维兰(Saed Al Owarain)一挑多打进比利时大门的进球,更被列入世界杯经典之一。沙特足球产生了不少传奇,例如守门员恩迪耶亚(Mohamed Al-Deayea)是代表国家队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,沙特球员也曾制造了开赛2秒入球的纪录。不过闯出名堂后,沙特足球的表现却持续下滑。本届世界杯,是沙特时隔12年之后重返世界舞台,却在首轮0-5惨败东道主沙特。第2轮又因为自身失误0-1负于状态一般的乌拉圭,最终2战皆墨,晋级无望。沙特足球这种起起伏伏的表现是因为什么呢?
首先,沙特由于拥有伊斯兰圣城麦加和麦地那,被视为穆斯林的圣地,宗教影响力无处不在,国王也自称真神的仆人。王室信奉逊尼派最保守的派系瓦哈比教派,发展体育有诸多限制,例如传统女性不能参加大部份体育项目,也不能观赏比赛,并不比塔利班宽松多少。虽然伊朗原来也有类似限制,但近年对妇女的开放越来越多,毕竟伊朗有完善的民主制度,伊朗政府内阁也有大量妇女,她们足以对体育发声,这在保守的沙特不可能出现。既然有一半人口不能对体育有任何参与,沙特的先天缺憾已难以补偿。
沙特贫富悬殊的情况十分严重,王室自然富有,但贫民也为数甚多,潜在不少社会矛盾,不少恐怖主义组织才会源于沙特,并以推翻腐败王室为号召,而且颇得人心。伊朗虽不富裕,但政府对贫民的照顾比沙特好,对体育投资也有较合理监管,不像沙特那样,往往浪费金钱,又不能改善成绩。以沙特的球场为例,一般设备极好,因为球会主场可能有酋长驾临,但球场的观众却极少,穷人负担不起,富人又更愿意观看欧洲赛事。
观众少的另一原因,来自沙特酋长全凭个人喜好的体育投资,对此记者阿兰-摩尔(Alan Moore)在体育杂志《When Saturday Comes》有详细分析。由于沙特法律不完善,没有西方那些反垄断法,国内联赛不少球队都由共同的酋长班主持有,他们为了得到好成绩,往往在关键时刻下令其中一队让球。虽然沙特班主们毋须为钱操控赛果,其他原因却令球赛有相同效果,观众见赛果经常不正常,观赏意欲自然降低。运动员适应了这样的“国情”,到国际比赛,才知道自己的实力平日被严重高估,但为时已晚。
(仰卧撑-张阳源)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PP体育立场。
收集世界杯球星卡,参与2亿RMB狂欢!点击进入球星卡首页